勃艮第每年迎来500万游客

勃艮第拥有丰富的自然、地质、建筑、宗教和文化遗产,使得该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细看勃艮第大区的地图,我们发现修道院、圣母院、古城堡、博物馆、不可忽视的历史遗迹(例如博纳济贫院和伏旧园葡萄庄园)、风景如画的迷人小镇,令人惊异的遗迹、葡萄种植园、酒窖、传统美食及餐厅填满了这片美丽的土地。每年五百万游客在勃艮第留下足迹,参观游览著名的历史景点和丰富多姿的自然风光。勃艮第值得您为它停留,而不是匆匆擦身而过。这个法国的十字路口地区对于热衷于在其中徜徉和观光的游人而言是再好不过的邂逅地点,体验多种多样的人文自然景观及文化。

勃艮第两千年历史

勃艮第以其拥有两千年古老历史的葡萄种植园而闻名世界。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爱好者都认可该地区葡萄酒不仅品种多样而且品质卓越,口感细腻且酒香绵长。2009年在杰弗雷-尚贝丹(Gevrey-chambertin)村镇周围进行的发掘工程证明该地区的葡萄种植远可追溯至高卢罗马时期,即公元一世纪。可见当时的罗马人已经意识到这片宝贵的土壤非常适合葡萄种植。

历史的交汇地

勃艮第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历史与文化的交汇地,这里出现过高卢人、罗马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加洛林王朝、国王、王子和公爵……数不胜数,难以一一列举!与此同时,勃艮第曾经是一个帝国、也曾是公爵领地和伯爵领地。它的占地面积曾南至西班牙、北至英国、东至意大利甚至直到如今的荷兰(这是十五世纪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和他的孙子勇士查理时期的勃艮第公国的东部边界)。

Burgundia Tour Passeport

Paris/Beaune

勃艮第的”风土”

“风土”(les climats,也有直接音译为“克里玛”)一词是勃艮第人根据他们的葡萄种植地风土条件而定义的概念。与通常用来描述气象条件的气候(法语“climat” 本意为气候)相比,勃艮第的“风土”一词内涵更为宽泛和深刻。

 

从十六世纪开始,“风土”一词就被勃艮第人使用且证实了其适用性。这里,“风土”特指一小块葡萄园或是一大片葡萄园被命名为同一个名称,并且几个世纪不变,它能给葡萄酒带来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样特色的小块土地,具体根据土壤、下土层、光照、微气候状况来定义区分。这些葡萄树生长于一块儿彰显着自我特性的土地上,生产出的葡萄酒也是独一无二的,不仅拥有着上等的自然条件,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一些已被鉴定且至今仍栽种着葡萄树的“风土”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勃艮第的一些修道院(如克吕尼、西多、圣维望)继续精心地划定这些葡萄种植田地的界线。所有的这些“风土”构成了一块名副其实的地毯、一副镶嵌工艺品或是如马赛克般的葡萄田,独特上等的拥有细腻品质的葡萄酒就是出产于此。

 

勃艮第的风土有着它特别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块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地,“风土”本身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土地与人类劳作相辅相成的一种和谐关系。在几个世纪里,“风土”展现了具有勃艮第地方特色的葡萄酒和勃艮第这片土地之间的恒久关系。这也构成了勃艮第葡萄酒和法国以及世界其他的葡萄酒最大的不同。在勃艮第,人类历史就是谱写在这片土地上的。因此,勃艮第的“风土”是一种文化建设,彰显这一块长达几个世纪,且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土地。

 

勃艮第漫游旅行社(Burgundia Tour) 坚定不移地支持勃艮第的“风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活动。

logo-climat

黑皮诺 & 霞多丽

勃艮第的菲利普二世,被称为“勇敢者”(Philippe le Hardi),在1395年颁布了一项奠定了勃艮第葡萄种植品种原则的法令。首先,法令要求把勃艮第大区内从第戎到马贡区(Macon)的所有佳美(Gammay)品种葡萄拔除。那时佳美葡萄所酿的葡萄酒是被广为消费并深受好评。佳美葡萄在中世纪时被大量种植于出产率高的夜丘和博恩丘,但是后来勃艮第公爵不想勃艮第葡萄酒质量的形象被其牵累,遂颁布命令,在夜丘和博恩丘只能种植用于酿造红酒的黑皮诺品种和用于酿造白葡萄酒的霞多丽品种。如今,这两种勃艮第原产品种的葡萄树的种植量占到总种植量的80%。

 

十四世纪末标志着勃艮第与其偏爱的“高贵的”黑皮诺“永结同心”。黑皮诺的种植是世界公认的难,但其所酿造的葡萄酒的品质上乘。黑皮诺葡萄的品质取决于土壤、下土层和乡土的状况,早已为人所知。西多修道士们推广了这些知识以及黑皮诺的种植,甚至根据生产率、所要酿造的酒的特点来划分葡萄种植片区。其中的一些片区保留到了今天,甚至一米变动都没有。而这次种植方面的重大改变使得勃艮第葡萄酒美名远扬。在那个时代,葡萄酒一直被保存在木桶里,直到十八世纪才出现了瓶装酒,葡萄酒因而氧化迅速。当年产的葡萄酒则须当年饮用。超过一年的葡萄酒就被认为是“有年头的”,有时甚至用于医用药剂。葡萄种植者和酿酒者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提高也助于提升酒的品质。

 

霞多丽是酿造勃艮第白葡萄酒的最佳葡萄品种。这种葡萄比黑皮诺容易种植一些,更适应炎热和其他不同气候。霞多丽是黑皮诺的近亲品种:源于黑皮诺和高维斯(Gouais),主要种植于夏布利产区的博恩丘,在其他勃艮第的葡萄园也有零星分布。在法国其它大区也有种植,例如香槟大区、卢瓦尔河谷大区、朗格多克大区、汝拉大区……。霞多丽葡萄的种植变得国际化,已被很多葡萄酒生产国引入栽种,但是勃艮第地区的霞多丽依旧保留着上乘的品质。勃艮第的一些村庄因此而享有盛名:默尔索(Meursault)、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夏山(Chassagne)、吉弗里(Givry)、圣奥宾(Saint-Aubain)等。 博恩丘种植出自特别风土葡萄田的霞多丽的某些特级葡萄园更是葡萄酒爱好者们耳熟能详之地:科通(Corton),科通-沙勒马涅(Corton-Charlemagne),蒙哈榭(Montrachet),骑士-蒙哈榭(Chevalier-Montrachet),巴达-蒙哈榭(Bâtard-Montrachet)等。

其它少量种植的葡萄品种

勃艮第还少量种植了一些佳美葡萄,它们更加偏爱砂质以及花岗岩的土地,与第戎到桑特奈地区的粘土和石灰石土壤恰恰相反。此外还有阿里高特品种(Aligoté),古老而旺盛,与霞多丽同属一派。在某些种植田里,还能看到灰皮诺,长相思或者白皮诺品种的葡萄枝蔓。勃艮第香瓜(Melon)和莎西(Sacy)也有少量种植。

Philip II the Bold Duke of Burgundy

勃艮第菲利普二世公爵
被称作”勇敢的” 菲利普二世

修道院与僧侣

勃艮第的僧侣们:十世纪的葡萄种植

公元六到十五世纪,当时的法国基督教发展兴隆,正是那些僧侣促使勃艮第大区的葡萄种植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这些本笃会和西多会的修士当时接受了不少贵族们捐赠的大量土地。若干宗教社团便依此修建大型庄园,购买新土地,促进葡萄的种植。这些僧侣们都是令人钦佩的葡萄种植农。红酒,如同象征基督血液的神圣饮品,是基督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他们的目的则是酿造出基督教徒的最好的葡萄酒。

 

从十五世纪开始,因着勃艮第公爵强大的统治影响,勃艮第葡萄酒风靡整个欧洲,饮用量很大。作为权力和威望的工具,勃艮第葡萄酒逐渐成为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手段。西多会(Cîteaux),克吕尼(Cluny),圣维望教会(Saint-vivant de Vergy)等修道院十分关注葡萄酒高品质生产的永久延续问题,他们独一无二和精益求精的葡萄酒酿制技术维护着当地葡萄酒生产的盛名。在这些修道院中,严谨的修士们对于葡萄藤的修剪,比较、选择葡萄苗,根据所酿制的葡萄酒质量来区分、分类葡萄田,以及葡萄酒保存都很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专业技术代代相传并不断改善,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如同土地的纹身,“风土”的镶嵌工艺品,悠远流长。这是封存和传承的宝藏,勃艮第修士们的遗产。

Burgundy Abbeys and Monks